朱春梅 北京市政協委員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
體育鍛煉是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徑。北京市教委自2024年秋季學期起優化課間設計,將課間延長至一刻鐘,讓學生們可以有更多機會和時間走出教室、進行鍛煉。

作為一線醫務人員,北京市政協委員、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朱春梅對兒童健康問題一直很關注。她表示自己在對北京多所學校的調研中發現,青少年體質指數BMI偏瘦和超標的同學占比超四成,同時近視情況也不容樂觀,且部分近視同學未采取有效防護措施。青少年體育鍛煉情況也不盡如人意。
?
如何幫助青少年將體育鍛煉進行到底?朱春梅建議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應加大對青少年體育的投入,設立專項資金支持學校體育設施建設。同時,制定相關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青少年體育事業,形成全社會共同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比如社區提供更多的體育設施和場地,或與學校合作,開展社區體育活動,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
?
作為教育主管部門,新建校要優先保障校內體育設施和場地,推進運動場地標準化及室內場館建設。加強全面督導,切實保障青少年的休息權,保障在校內的體育活動時間。也要改進評價機制,不要唯分數、唯升學率。還要加強對家庭和社會的引導,促進教育的公平、公正,促成家長和社會形成正確的教育觀。
學校要完善體育課程設置、豐富課外體育活動,并合理安排相應的教學任務,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家長也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鼓勵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體育鍛煉。面對孩子問題要主動尋求變,不可諱疾忌醫。
來源 | 摘自新京報
首都兒科研究所
科普號
首都兒科研究所
新聞號
首都兒科研究所
附屬兒童醫院
健康科普
新聞動態
就診服務
首都兒科研究所融媒體矩陣
覺得好看請點擊“在看”支持我們